红宝短篇精选>修真仙侠>黑金王朝 > 第七章 石炭(一)
    阳城县的地下,广泛地蕴藏着一种黑色的石块,在最早的年代,人们其实并不知道这种黑乎奇怪的石头有什么用,直到不知什么时候,也不知是什么人,在无意间发现,这种石头竟然可以燃烧,石炭的用途才开始慢慢为人所知晓。

    阳城县,因为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,地下的石炭资源极其丰富,当地百姓大多知道石炭的用途,往往用来生火,他们可以发现一些露天的石炭,直接挖来取用,对于较深的石炭,他们也懂得一些简单的开采方法,能够将位于地下几丈深的石炭发掘出来,这些开采方法非常原始,而且几无任何防护措施,常常造成一些人员伤亡,因此,当地开采深层石炭的人并不多,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。

    另外,石炭的需求也不是那么旺盛,阳城当地,穷苦人居多,填饱肚子才是最大的需求,大家整天忙于生计,把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田间地头,哪有多少时间呆在家中,需要生火取暖,又哪有那么多的谷米菜肴,需要生火烹饪,至于城中、城西一带,虽然有些富庶人家有石炭的需求,一些铁匠也会用石炭冶铁,但毕竟数量不多,构不成对石炭的大量需求,因此,石炭的市场十分狭小,价格也非常低廉,有时甚至不够开采的本钱。

    此外,阳城乡民的心中,以农耕为第一要务,家中青壮劳力,绝大多数都要忙于耕种,为家里增收,如果有人要去做石炭的买卖,常常是要受到爹娘祖辈训斥的,大多数乡民认为这就是不务正业。

    正是出于以上这些原因,石炭在阳城,几乎没有什么地位,少数几个发掘石炭、经营石炭的,也是零零散散,干干停停,各自为政,不成气候,因此这么多年以来,阳城的石炭,就这样一直默默地存在着,不为人所重视,毫无用武之地。

    直到一个人的出现,改变了这种状态,这个人,就是钟三。

    钟三起先也未注意石炭,他只是知道有石炭这个东西,爹娘有时候会带些石炭回家生火,这些石炭,有的是在路边捡的,有的是爹娘在一些地方挖的,从未花钱买过,即便是钟三自己,也能在家里周围地上,看到散落的石炭,他知道这个能生火,就把他们捡回来,总之这东西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。

    直到钟三长到十四五岁那年,有一次和阿兰在一起闲聊的时候,阿兰说起一件事,引起了钟三的注意,阿兰对钟三说,家里有个娘舅,在中原府一位官老爷家里做仆人,因两座城隔得远,所以过去走动得少,但这几年不知为何,倒是接连来过几次她家,专门看自己的娘,也就是娘舅他的亲妹子,有一次来的时候,闲谈之际,说起了中原府的生活,尽管中原府离阳城县只有二百里地,但对一般普通百姓家来说,已是一段非常遥远的路程了,平时没事,并不会特意来往,更别说城东这些穷困人家,吃饭都是难题,便更无余力再去省城,因此娘舅讲的中原府的事,全家都听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娘舅说,中原府是赵地省城,人口众多,达三十万之巨,赵地的布政使司和中原府的知府衙门均设于此地,另外还有朝廷设置的中原卫指挥使司,因此大大小小的官宦和兵士数量十分众多,加上其家眷仆从等,一共约有三万多人,构成了省城相当大的人口比重。

    这些官员、兵士,除了政务和军务,并不参与任何耕种生产,包括其家属仆从,亦大部分如此,加上省城中还有不少只读书、不做活的童生秀才,因此,中原府的实际生产人口并不多,这就造成当地的经济负担十分沉重。

    从粮米供应来说,中原府的耕种人口只有二十多万人,而供养的官兵士绅人口就有近四万人,加上还有其他百姓中的老人婴孩,供养比因此严重失衡,本地收获的粮米根本不够吃,只能从周边县乡购买粮米,为此,每年中原府都要花费不少银钱,以确保供应。

    粮米是生活必需品,每天必不可少,吃不饱肚子可是要生出是非出大事的,任何官员都明白这个道理,然而,对于中原府同样缺乏的石炭,则并非如此重要,因此,同样供不应求的石炭,均优先供给衙门卫所和官宦人家使用,一般人家则十分缺少石炭,而当地森林资源也相当缺乏,木柴难得,木炭价格也跟着不便宜,甚至比石炭更贵,这便导致许多人家无柴无炭时,在寒冬腊月里无从生火取暖,而只能忍受寒冷折磨。

    中原府周边一些其他县乡,虽然也有石炭资源,但当地乡民皆为粮米耕种所累,无从集中力量开采石炭,每年产出的少量石炭,也仅够本地使用,这种情况与阳城极为类似。

    阿兰对钟三所说的这件事,在阿兰看来,不过是件偶然听来的小事,她只是在与钟三闲聊时,因提到娘舅,才会说起此事,但是,这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,却引起了钟三的兴趣,钟三的盘算和计划即将诞生于此。

    钟三在脑子里把这件事从头理了一下脉络,阳城县地下有很多石炭,可以说多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然而阳城县的人从来不在乎它,不在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东西不值钱,而不值钱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市场,没有需求,而没有需求,是阳城长久以来的贫穷状态所造成的,是因为阳城的五千人口中,穷人实在太多,这个脉络到这里为止都是正常的,直到阿兰口中说出了中原府的事情后,这件事才出现了扭转。

    阳城县穷,糊口都难,石炭哪来的市场,但是,在省城,有三十万人口,而且,富庶人家比较多,即便是普通人家,境况也比阳城县的乡民好很多,对他们来说,吃饱肚子已不是问题,也是有余力能解决御寒问题的,但是现在的省城,却得不到足够的石炭供应,而木柴难得,木炭又更贵,这就造成省城许多人家没有足够的燃料在寒冬里取暖,而这种窘境,对于阳城来说,不就是一个天然的巨大市场嘛!

    钟三越想越起劲,他又想到,从阳城到省城,不过二百里的路,路程并不很远,如若将石炭运至省城,应该也不会大费周折,这也是一个地理位置上的有利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