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剧终!”
当大银幕上出现这两个字时,字幕开始滚动,电影院里没有响起掌声,绝大多数的观众似乎都还沉浸那略带凄凉的音乐中。
过了大概是一两分钟,才有了动静。
一个个走进来电影院时,兴奋得跃跃欲试的年轻人,此刻都是默默无语,收拾着自身,或是低着头,或是依然在抽泣着,安静的离开。
这一部《酒干倘卖无》与后世的那一版相比,是有了一些变化的。
剧本方面,林静填充了些许细节,让情节上更加的顺畅,不像原来的那样,为了煽情而煽情,导致看起来显得略有一点生硬。
因为具备了更多的细节,所以在时长上,比原版长了十分钟。
至于其它,改动的地方,一共是有两个。
一个是,小美和她的几个小伙伴在看露天电影的那一段,有一个旁白,“为什么神圣的抗战留下污点,为什么黄帝的子孙残杀同胞?青年的血为了保国而流,青年的生命为了强暴而丧。问一声……”
原版的导演加进这个旁白,也许只是为了更真实的去反映老兵的凄惨人生。
但是这点政治意味,从影片整体的构题与主旨看来,无疑是画蛇添足,何况林静这个还是从后世来的,是从内地来的人,无法接受这种从台湾这边出发的观点,所以她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改了一下。
加上后面,哑叔吹号时闪回的战争的画面,林静为了避开国、共的问题,只是把战争场面放在抗曰战场上,而且只是做了几个镜头的闪回安排。
原版的闪回画面,因为投资问题,拍得很简陋空泛,看起来很假。
林静和许鞍华商量的,两三个镜头的闪回,无疑比原版的那种面面俱到要好一点,毕竟这不是战争大片。
另一个改动的地方,是影片最后演唱会的那一部分。
在最后演唱会的舞台上,阿美唱着《酒干倘卖无》时,没有舞蹈,整个空旷的舞台上,只有她自己孤独的一个人。
可能有人觉得原版的结尾更自然更有意味,认为外表要表现舞台的繁华,内心却在承受痛苦的挣扎,可以让这种对比反差使主题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