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天和尚喧了声佛号,可也奇了,那婴儿立时止住了哭声,口中咿咿呀呀不知说些什么。
回天和尚将婴儿抱在怀中,出了井口,又反身下井将那老者也拉了上来。
看老者的样子似乎是个家下人等,已经死去多时了,他怀中揣着好几个奶瓶,都已经空了。
回天和尚暗想:这必是孩子的父母托这老者将婴儿藏于井中,待事后再寻逃生之法,没想到这老者竟先死了,若不是自己侥幸来到此处,这婴儿八成也难逃一死。
“哎……”回天和尚叹了口气,将婴儿抱起一看,倒是真漂亮,是个男孩儿,打开包被一看,里面有一块黄色绸缎手帕,上面写着:闵真,字悬堂。
回天和尚收起手帕,然后草草将那老者埋在院中,自己则抱着孩子跳出院子,径直回到了寺内。
就如此,回天和尚既当爹又当妈,还真把这孩子拉扯起来了,没有奶喝,他便用开水冲些浆糊。没有尿芥子,他便把袈裟拆做布条,也勉强用下来了。
转眼三年过去,回天和尚将闵真当做了自己的孙儿,而小闵真亦是将回天和尚看做了至亲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回天和尚见小闵真已然无需太过照看,这才偶尔出寺化缘,顺便查访闵家的事,一来二去之际,他也将整件事调查的水落石出了。
这一日,回天和尚正在打坐,突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,他猛然惊醒,立刻给自己起了一课,原来是大限将至,自己命不久矣。
回天和尚这可发愁了,他自己勤修佛法,对生死一事看的倒是很淡,可如今身边有了小闵真,自己这一去,他可怎么办?毕竟只有三岁年纪。
想到此处,回天和尚无奈之下,只得拉着三岁大的闵真前去报仇雪恨,否则自己一圆寂,闵真这仇算是报不了了,而且生计也成了问题。回天和尚此举,一来是为了替自己这捡来的孙子报仇,二来也是想给他寻个好人家收留,免得将来流落街头受苦。
因此才有了之前到宋家寻仇之事,可不成想,报仇不成,反被其害,幸好有个老道相救。
回天和尚将闵真的事原原本本说了,只听得老道直皱眉。
老道叹了口气道:“没想到这宋家人和那姓程的如此狠毒,刚才我该一掌结果了他的性命才是,哎,这孩子当真可怜呐。”
回天和尚喘了几口粗气说道:“道友,贫僧早将生死看的淡了,只是这孩子……这孩子……哎……”
老道看了看闵真,微微点了点头道:“老和尚,行了,我知道你什么意思,这孩子我可以带走,只是有件事我要说清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