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后,原本预定好的行程,不得不临时调整。

    金秉枋接到电话,因为突发的紧要公事,不得不临时赶往公司。

    金舅妈与太太团们有约,金培信夫妻腿脚不便,金家孙辈年纪太小,大家都不太适合陪着文岚过去访亲。

    而约好的行程,又不好临时爽约。

    一家人思来想去,最终决定由管家敏叔陪着文岚前往拜访。

    小汽车缓缓前行,身旁的风景渐渐有繁华变成荒凉,路边建筑群由80年代红砖小楼风格瞬间变成了5、60年代灰蒙蒙的土屋。

    文岚看着街边的土屋,惊得张大了嘴巴。

    这完全不像文岚印象中的台北。

    敏叔见状,便指着沿路的路标,一一讲解。

    原来,百万军民撤到宝岛后,随即进入各军事要塞。

    由于是近乎于逃难的方式入岛,许多人几乎没带什么钱,随行家属当然也就没地方可以安置。为了免除军人的后顾之忧,当局动用从大陆带来的黄金对他们进行了有计划的安置。除了由日据时期遗留房舍所留下的眷村建物外,大多眷村眷村都建设于公有地的简单房舍。其中,最普遍的克难房子,是屋顶盖稻草、竹泥墙的眷村房舍。

    一时无法安置在营地,或者是那些随部队移动到中部的军属,就暂住在学校、寺庙、农舍或牛棚里。

    飘落异地的人们,为了生存,用茅草、竹子等作材料,混合砖块和水泥,搭建起了一个个临时的住所。

    从此,“竹篱笆”就成了这些异乡人的代名词。

    车子渐渐驶近金毓易家所在的眷村,四周的环境明显变得与众不同起来。

    按照敏叔的介绍,眷村中的住房有着一定的等级,分为将校官的房舍与普通士兵房舍,两者在环境上有明显差别。村内设有学校,村外围有部队,并配有机枪碉堡,整个眷村俨如军事要塞。这些高高的围墙,严格区分着本省人与外省人。

    这里,就像一个独立在台北之外的小社会,一个找不到归属的孤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