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些事情,县官不如现管,好像很是正确的事情,其实这个医疗组下乡,国家每年都有要求,而且还是给补贴的,可就是因为各级不重视,导致最后成了形式,还有比如植树、比如移民。这次市委直接下派工作组跟随医院医生下乡,上了下乡名单的医生,不去都不行。
邵华给张凡准备了好些东西。牧区的气候多变,原本是艳阳高照,穿个单薄外套都感觉热的天气,说不定飘来一块乌云,然后就是鹅毛大雪。
男医生还好一点,女医生女护士就有点不是很方便了。毕竟下面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。张凡看着邵华给自己准备的一大包东西,原本还觉得夸张,可到医院后,发现自己准备的东西还不算什么,好些女医生女护士几乎能算上搬家了。
这次市委真的大方,临出发的时候特款特批,给每位下乡人员三千元奖金,发钱以后,大家的气氛才稍稍好点。真的,在和平年代,荣誉、奉献、付出好像已经不好使了。
以往下乡,如果人多一点,医院不仅120全部出动,还要从其他单位去借车。现在车真的不稀奇了。
首先,国家给配发的移动手术车辆每组一辆,这种车在九几年的时候别说一个市区,就算一个省都几乎没几辆,就算有也大多数都在部队医院。
可现在,国家真的富裕了,这种几百万的车辆如同不要钱一般,一个地区医院,说配就配了好几辆。里面设施齐备,只要药品、血液、手术人员能齐备几乎能做大部分手术。
以前是没车有人,现在是有车没人。以前下乡,直接就是荣誉,光荣的不行,挑选医护人员的时候,不仅技术要高连平时的作风什么的都要好,不然还轮不到。现在,不发点钱,下乡的人员如同死了爹娘老子一样,这种改变到底是好是坏呢,不好说。
四十多个医护人员,自己开车的就有十几个。药品什么的直接就让手术车给拉上了。政府准备好的几辆依维柯都用不上了。
张凡他们组的两位副高就自己开车。一个呼吸内科的副高,一个是麻醉科的副高。呼吸科副高张延峰,一个闷骚男。看着平时话虽不多,可是每每在关键时刻却能说出让人捧腹或者深思的语言。近视眼,已然快秃的头顶,永远在口袋里揣着口罩,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呼吸科的老大夫。
麻醉科副高,刘耀文医生,老边疆人,据说祖上就在边疆,精通好几种少数民族的语言,可奇怪的是,他英语差的要死比张凡还差,原本好几年前就能上正高了,可就是英语过不去,这次不知道怎么的通过了,也很高兴。
平时他就爱好个玉石,没事就在河边转悠,时不时的就捡个据说是玉石的石头。用他老婆的话说,就是吃饱了撑的,没事往家搬石头,压酸菜都能天天换了。算是个文雅人。
两人都有车,这个边疆非常奇怪。不知是政府全是牛头车的缘故呢,还是原本边疆人就有一颗越野的心。
反正只要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,买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牛头车。没条件的也就不说了,只要有点老本的,都是这个系列的车,虽然没张凡的贵,可在家用车里面来说,对于普通人还算是不错了。
“我能坐你车吗?”吕淑颜自从植树后和张凡联系明显少了,有时候在医院,就算面对面碰到了,只要是他们单独两人,张凡打招呼,她都不搭理。
“能,能,能,怎么不能,车就时人坐的。赶紧上来吧,你的东西呢。”张凡赶忙的说道。人家喜欢他,是他的光荣,虽说心有所属,但是还是挺让张凡觉得有点得意,脸黑怎么了!